近年來教育的發展開始走向多角化和多元化,這使得教育工作的發揮空間更加寬闊。可是相對地,也使大家的教育想法過度發散,造成莫衷一是的紛擾;再加上家長的知識水準提升和對教育的更有想法,有時左右了教師的教學自主權。這些過度發散的紛擾在教育政策和輿情壓力下,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收斂,反而造成教育現場的價值混淆。
因此,『個人的教育理念』就左右教育實務工作的表現。只可惜有些教育工作者把『理念』當『口號』,而沒有貫徹實踐。推究其原因,個人以為有兩點~有可能是理念陳義過高,無法具體而難以實現;也有可能是對自己的理念沒有信心,不夠堅定,而變成沒有理念。這些情形就造成了教育工作者妥協於教育現實,而理念變成束之高閣的口號。
『有書、有筆、有肝膽;亦狂、亦俠、亦溫文!』是自己少年時期的座右銘,也是自己個性的最佳註解。這種人生觀點發展在求學階段,就使得自己成為很多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。也使自己在求學階段歷經第一志願、重考、留級、榜首的大起大落。然而,這段師生鬥法對抗的日子和求學歷程的仆跌,日後卻成就了自己的教育想法和教育理念,也鍛鍊出從挫折中站起來的意志。
所以,當剛開始甄試這份教職時,我曾經『認真』的寫下自己的教育想法。也將這些想法設為這份工作的最高指導程式。因此,這些不可動搖的理念和想法,就成為我的『堅持』。
.
第一個堅持:我絕對不讓自己變成自己所討厭的那種老師!
這份堅持,使自己的角度能輕易地站在學生的立場;使自己不願在教育工作上犧牲學生的權益;使自己不願在教學工作上同流合污,向因循怠惰的教育現實妥協。
.
第二個堅持:寓教於樂,歡笑學習!
這份堅持,使自己的教學設計,能以讓孩子的眼睛發亮、讓孩子的笑聲響亮為目標。所以,教育現場裡孩子的眼神渙散和死氣沈沈,是教育工作上的危險警訊。常在這些訊息中,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。讓孩子的學習動機,被催化誘發,而不是被強迫填鴨。
.
第三個堅持:教育該落實在生活,培養『能力』才是教育的目的!
這份堅持,使自己的教學落實在學生生活問題的解決與處理;使自己隨時把握生活時事,進行機會教育;使自己建立許多孩子的自學程序,讓孩子在有步驟的引導下,建構自己的能力。
.
第四個堅持:擁抱鄉土,超越學習場域!
這份堅持,使自己願意花一年的時間讓孩子跟土地去培養情感;使自己願意承擔風險,帶孩子擴展學習場域;使自己以科技傳媒、網路資源增加孩子學習的廣度與深度。
.
『堅持』是一種不被撼動的耐力!儘管面對各種價值觀的挑戰和質疑;儘管要承擔『不做不錯,多做多錯』的風險;儘管走到最後,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『孤獨』。我還是『堅持』要走自己的路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